艾里克森(艾里克森认为童年良好的人格特征)

浩瀚体育 12-27 阅读:162 评论:0

孩子,阶段,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

艾里克森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美国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一、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

危机:基本信任vs基本不信任

品德:希望

主要影响者:母亲

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这期间孩子在饿、渴等需要父母时,父母能否及时出现是建立信任感的前提。感受到信任的孩子就形成了“希望”的品质,他们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这一阶段,母亲的照料状况对孩子心理有深刻影响。

基本信任,就是婴儿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这一阶段孩子对父母表示出信任,就会发展为对周围的环境和其他人们感到信任;如果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就会对周围的一切产生害怕心理。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父母依赖最大,完全需要父母照顾。对情感的需要,特别是母亲的需要最为重要。父母要注意对婴儿多一些爱抚、搂抱、肌肤接触、眼神交流、说话等来表达对婴儿的爱。婴儿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就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可以信任的。如果母亲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孩子的需要,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如果母亲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或以非惯常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就会形成不信任感,进而影响以后对世界的态度。

这一阶段最为重要,是今后各发展阶段、特别是青年期的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基础。“这种惯常的、持续的、同样的体验提供了一种基本的自我同一性意识,我想,这种自我同一性意识依赖于对大量内部识记的和预见的感觉的认识,以及依赖于对那些确实与大量外部熟悉的和可预见性的事物及人物有关的想像。”

二、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危机:自主性vs羞怯和疑虑

品德:意志

主要影响者:父亲

这一时期,儿童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试图摆脱外部世界的约束,试图显示自己的力量,想“随心所欲”地决定做还是不做某些事情。他们要坚持自己的吃饭、玩耍方式,试图拒绝大人的帮助,而且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语言,并利用语言来表达自我,以此反抗外部控制。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从大人的角度,出现了第一个“叛逆期”,他们会反复应用:“不”、“不要”、“就不”来表达自己想要独立的观点。

孩子想要自主的感觉,同时又有双重渴望:既希望父母能放手让自己做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探索活动,又想获得父母的支持、帮助和宽容。如果孩子在不安全的时候可以安全地退回母亲的怀抱并获得安慰,他们就会更大胆的接触他人和寻求挑战。孩子想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时,只要不危险,父母请允许;孩子需要帮助时,只要可以,父母请伸出援手,并赞赏孩子的进步,容许孩子犯错。只有如此,孩子才会形成自主感,形成基本的自主性,更加积极地自主探索、独立地做自己的事情。

父母不能过分溺爱,这会影响到孩子的社会化;也不能过分严厉,这会伤害孩子的自主感,并让孩子感到疑虑和羞怯。父母只有把握好“度”,孩子才能形成意志的品质。意志在埃里克森看来就是“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意志品质往往能让人更加容易有所成就,生活得也更充实。埃里克森认为本阶段的发展任务的解决,可为个人今后的遵守社会秩序和法治生活作好准备。

三、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危机:主动性vs内疚感

品德:目的

主要影响者:家庭

这一时期孩子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如果受到鼓励,孩子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反之,孩子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如果受到嘲笑、打击,就会逐渐失去自信,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这阶段的孩子在探索这哪些行为是允许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人在做事情时总会受到别人的注意,孩子更是如此。如果孩子的好奇心和主动性探索得到大人的鼓励,并获得了自由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以后还会继续做下去。

如果孩子的主动行为受到大人的否定和压制,就会认为自己的发现是不好的,进而产生内疚感、挫败感,以后会寻求墨守成规的生活,而不会主动向前发展。

如果儿童在这个阶段获得的自主性胜过内疚,就会形成目的的品德。随着儿童在前面三个阶段中所遇到的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就获得了希望,意志和目的三个积极的品德。

四、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危机:勤奋vs自卑

品德:能力

主要影响者:邻里、学校、师生、父母

这一阶段的孩子都在小学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此阶段的孩子获得的勤奋感胜过自卑感,他们就获得“能力”的品质。

但要注意,勤奋感很重要,但不能让孩子养成过分看重自己工作,而对其他方面漠不关心的态度,否则他们的生活将是缺乏色彩的。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

这个时期,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不断地得到发展。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经变成同伴、老师。孩子一方面勤奋学习,想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但又担心会失败,因此勤奋感和自卑感构成了本阶段的基本冲突。

当孩子刚迈入小学校门时,几乎都是勤奋的。但慢慢地,孩子的学习成绩导致了他们对勤奋的不同感觉:如果学习得到了同伴、老师和家长的认可,他们会认为勤奋是必要的,由此养成勤奋的习惯。相反,如果学习得不到同伴、家长,特别是老师的认可,他们就会对勤奋产生质疑,认为勤奋是没用的,并放弃了对勤奋的追求,进而形成一种自卑感。

通过埃里克森对儿童阶段人格形成的分析,可以看到,前四个阶段的心理社会危机都与自信心的建立有关。孩子在早期发展中获得自信与自尊,就会获得基本的信任感、自主性、主动性和勤奋感,那么他的一生也会变得完整和健康。

五、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危机:自我同一性vs角色混乱

品德:忠诚

主要影响者:同伴、小群体

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

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埃里克森正是对这个阶段的论述才显赫于世的,因为这一阶段包含了他最著名的概念——同一性危机。

对于青少年来说,这一阶段是很危险的。通常叫青春期、危险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内心有很多冲突。过去经验中的自我形象在新的冲击下开始四分五裂,他们更重视自己,但更弄不清自己,所以青春期男女会更经常地照镜子来观察自己。他们的自我认识正在发生转变,有人觉得自已不像想象中那么好了,所做的选择一些符合自己,一些又背叛自己。他们感到要做的决定太多、太快,从而陷入困惑、迷茫的境地,有的干脆进入一种“心理的暂停”期,即延缓作决定。他们开始有孤独感,觉得没人理解自己,处于一个心理闭锁期。

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看法也有转变,会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从自己所处在的社会角色中,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周围人的态度和评价更容易在他们心理上形成“自我感”,但这应与他期望中的“自我感”慢慢统一起来,以确定自己是谁,以及自己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开始摆脱父母,而转向同伴,对自己重新认识,试图形成一种新的、同一的自我,这就是同一性,即心理社会同一感。

所谓同一性,指的是一种对自己的感受,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在说明未来时有一种内在的自信,即全盘了解自己和接受自己。

青少年一旦确立或统一了自我,他们就获得了一种同一性,也就标志着这个发展阶段取得了满意的结局。否则,便会以角色混乱继续成长。

六、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危机:亲密vs孤立

品德:爱

主要影响者:友人、异性、竞争同伴

七、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危机:繁殖vs停滞

品德:关心

主要影响者:共同工作及分担家务者

八、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危机:自我整合vs失望

品德:智慧

主要影响者:人类

这里只重点介绍了从出生到18岁的阶段冲突,后面的阶段如果感兴趣可以自己查看。因为开始阶段的冲突影响了后面所有阶段的正常度过,意义非凡。各个阶段不是独立的,而是共同构成人的一生发展这个整体,后一阶段要受到前一阶段的影响。一个孩子如果在最初没有形成对世界的信任,那他以后的发展将会一直受阻,更会影响后续的发展和完整人格的形成。

埃里克森人生8个阶段

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他把人的一生分为8个阶段,就像玩游戏每个阶段你将扮演一个角色,完成某个任务(危机)从而获取某种品质,没能完成就得到相反品质,完成一半得到不完整品质,完成过头又会得到过分品质。

童年阶段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3、学龄初期(3~6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4、学龄期(6~12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

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

青春期阶段

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埃里克森,1963年)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成年阶段

6、成年早期(18~40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 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

7、成年期(40~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他认为,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

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

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力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阶段和第1阶段首尾相联,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1847天,2022.06.19

        关键词:同一性、心理社会危机

    埃里克森一生都在完成自我同一性。渊源:1.很小时能感受到自己不属于父母;2.出身与种族不一致;3.自己无高等学历,却被哈弗大学聘任教授的不同常理的事实。

    一、埃里克森划分标准是心理社会危机(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年龄阶段):

  1.埃里克森认为现代人的一切心理上的变态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要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

    2.人在克服心理与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心理社会经验;

    3.从本质上讲,社会环境决定了与任何特定阶段和相联系的危机能否获得积极的解决。

(危机有时候是一种推动)

  二、埃里克森师从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在弗洛伊德理论基础上往前更多的推进(改进),与社会文化相连,不只强调性。

    人生每个人都有每个阶段要完成的特定议题和危机。什么阶段就要做什么阶段的事。完成就会很顺利。

    与弗洛伊德的区别:

    1.弗洛伊德强调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认为性本能是人格发展的驱动力。而埃里克森即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2.弗洛伊德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五个阶段:口欲期(0~1岁)、肛欲期(1~3岁)、性器期(3~5岁)、潜伏期(5~12岁左右)、生殖期(11到12岁开始)。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包括人生的整个时期,八阶段,尤为关注自我同一性。

    三、埃里克森的八阶段

    一阶段:0~1.5岁,心理冲突是信任对怀疑,人际交往范围是母亲,相应获得的品质:希望、信任~恐惧不信任;这一阶段,婴儿能够得到足够的温暖、抚摸、爱和生理方面关怀,获得满足,就会形成对他人信任的倾向(多给孩子说话、微笑、注视、抚摸,给予足够安全感)。否则,若得不到抚养者的足够关心、关怀,则会形成怀疑的倾向。怀疑可导致在以后的成长中不安全感、猜疑和难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希望的品质:埃里克森认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获得希望的品质对成年后的影响:性格倾向于乐观、开朗、信任、活跃、安详,充满朝气和对未来的希望,相信自己的希望能够实现,富于理想,敢于冒险,不怕挫折和失败。如果不能成功解决,儿童的人格中边形成了恐惧的特质,成年后性格倾向于悲观,多疑,抑郁,烦躁,不信任人,缺乏安全感,非常害怕被抛弃(小时候送人、生存环境不稳定等),胆小怯懦,有些中对他人都是疏远和退缩的,不相信他人缺乏信任。

    二阶段:1.5~3岁,心理冲突是自主对羞怯,人际交往范围父母亲,获得的品质意志自制~自我怀疑;这一阶段,婴儿开始会爬、触摸、探索和自己做事的愿望,表现自控能力的增强。此阶段,父母要多鼓励、欣赏孩子尝试新本领来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当孩子在笨手笨脚的尝试过程出现“事故”时(父母不要过度强化、纠正,而是允许、接纳)父母不要嘲笑,否则会使孩子产生羞耻感;在孩子探索/尝试的过程中,父母不可代替或包办对孩子过度保护,这样可导致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感到羞耻,所以此阶段,父母多鼓励、支持,少包办,给予自由同时不可缺失规则;不有意逗孩子,因为孩子也有自尊,不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意志的品质:埃里克森认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此阶段如果完成的好,成年后,性格倾向于坚强,独立,自我克制,果断、自律,有决心、遵纪守法、不怕困难;如果不能成功解决危机,则形成自我怀疑的人格特征。成年后,性格倾向于意志薄弱,依附、敷衍、半途而废、犹豫不决等。

    此阶段出现“我”的意识,为自我同一性打下基础,开始与世界分化,与父母开始有边界意识,否则会出现问题和困难,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即分化、边界、规则。

    家长不合适的做法及危害:保护过度,包办代替;放任自流,太过纵容;过分严厉,限制太严。稍有差错就斥责、打骂。

    此阶段的反应、表现有点像来访者初次见咨询师的状态,所以咨询师要给来访者创造一个安全放松的氛围,接纳、理解、欣赏等。

    三阶段:3~6岁,心理冲突是主动对内疚,人际交往范围家庭基本成员,获得的品质目标价值~无价值退缩;这一阶段儿童不只是简单的自控,他们开始表现出主动精神;通过游戏儿童学习制定计划和执行任务;这一阶段,儿童通过模仿生活真实情景的游戏活动,学习社会技能和角色;如果此阶段父母总是严厉批评孩子,不让他们玩游戏,不鼓励他们提问,会让孩子认为继续主动参与活动,时间措施产生内疚感。所以此阶段要注重培养幼儿的主动进去精神;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要足够的耐心;注重孩子与其他伙伴的关系;多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游戏,少批评;此阶段要多夸奖孩子,夸具体细节、夸努力等。

    目标品质:埃里克森认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此阶段是语言的敏感期。通过在游戏互动过程中学习一些生活技能。

    四阶段:6~12岁,心理冲突是勤奋对自卑,人际交往范围邻居、学校,获得品质能力勤奋~无能;此阶段,儿童的世界快速扩展到家庭以外;如果儿童因为自己富有成效的活动得到赞扬,就会形成勤奋倾向,反之,如果儿童的努力总是被训斥为幼稚和做的不到位,就会形成自卑倾向;此阶段,多给予肯定、鼓励,多运用暗示等。

    此阶段特别看重老师对自己的看法;各种习惯养成、勤奋、交友等的阶段;(此阶段,父母多做孩子与老师之间的正向过滤器,多给孩子积极正向的暗示~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多说这样正向面的话。)

    五阶段:12~18岁,心理冲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人际交往范围同龄群体、领导榜样,获得诚实自信~不确定感;此阶段,孩子心理和身体的成熟带来新的感觉、新的躯体和新的态度;他们必须把自己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在自我感觉上整合起来,将自己各种矛盾的经历整合起来,形成同一的自我;如果无法形成角色认同就会陷入角色混乱的痛苦,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何去何从。

   

    六阶段:18~25岁,心理冲突是亲密对孤独,人际交往范围朋友、配偶、竞争合作伙伴,获得品质爱与友谊~杂乱泛爱;此阶段,个体感到自己在生活中有亲近他人的需要;亲近感指一种关心他人并与他人同甘共苦的能力;确立了稳定的角色认同后,一个人便会准备与他人分享生活中的爱或深厚的友谊;如果无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就会陷入深深的孤独感,这种情况常常给以后阶段的发展带来困难。

    七阶段:25~65岁,心理冲突繁衍对停滞,人际交往范围同事家庭成员,获得品质关心他人与创新~自私自利;此阶段,使人保持平衡的主要动力来自指导下一代的兴趣;通过关心自己、关心自己的孩子和关心后代体现出来;人到中年要能够放眼整个社会,关心他人幸福并为之贡献自己的力量,获得繁衍感;若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人将处于一种关心自己的需求和舒适的自我专注状态,生活停滞。也会感到痛苦,郁郁寡欢不能自拔。

    八阶段:65岁以上,心理冲突是完善对绝望,人际交往范围全体人员,获得品质智慧~绝望与无意义感。此阶段,一个人必须要能够抱着接受自己和满意的态度回顾一生;一生充实和对自己负责的人会有一种完满感,可以带着尊严面对衰老和死亡;如果带着遗憾看从前的生活,人会有失望感,背负痛心和懊悔,觉得生活中失去了很多机会,自己失败了,而一切重新开始已晚,衰老和死亡的威胁变成了恐惧和消沉的根源。

 

    其它:

    1.捋顺自己,才能活得明白通透。

  《飞屋环游记》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如下:

1、婴儿前期

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希望的美德;如果危机没有得到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胆小惧怕。

这个阶段的儿童最为孤弱,因而对成人依赖性最大,如果护理人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儿童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如果他们的母亲拒绝他们需要或以非惯常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不信任感。

2、婴儿后期

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形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与疑虑,就形成意志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自我疑虑。

在这个阶段中。儿童迅速形成许许多多的技能。他们学会了走、爬、推、拉和交谈。更通俗地说,他们学会了如何抓握和放开。他们不仅把这些能力应用于物体,而且还应用于控制和排泄大小便。换句话说,儿童现在能“随心所欲”地决定做还是不做某些事情。因而儿童从这时起就介入了自己意愿与父母意愿相互冲突的矛盾之中。

3、幼儿期

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如果这个阶段的危机成功得到解决,就会形成方向和目的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自卑感。

在这一时期,儿童能更多地进行各种具体的运动神经活动,更精确地运用语言和更生动地运用想象力。这些技能使儿童萌发出各种思想,行为和幻想,以及规划未来的前景。

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这个阶段的儿童“一般对形状规格的差异,特别对性差异都产生一种毫不厌倦的好奇心……现在他在学习上大胆探索且精力充沛:这就致使他越出自己有限范围,投入未来无限的前景之中。”

4、童年期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能力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无能。

在这一阶段中,儿童学习各种必要的谋生技能以及能使他们成为社会生产者所具备的专业技巧。内部发展阶段似乎是为“步入生活”而设置的,它不认为生活必须首先是学校生活,不管学校是田野,是丛林还是教室。

儿童必须忘记他过去的希望和愿望,他丰富的想象被驯服,被一些非人性事物的法则所约束,甚至被读、写、算所约束。因为,尽管儿童在心理上已经具有做父母的基本因素,但他在生理上成为父母之前,首先必须是一个劳动者和有可能养家活口的人。

5、青春期

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忠诚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不确定性或说是无归属感、为人冷淡冷漠、缺乏关爱的意识。

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体现了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中的过渡阶段。在前四个阶段中,儿童懂得了他是什么,能干什么,也就是说,懂得所能担任的各种角色。

在这个阶段中,儿童必须仔细思考全部积累起来的有关他们自己及社会的知识,最后致力于某一生活策略。一旦他们这样做,他们就获得了一种同一性,长大成人了。获得个人的同一性就标志着这个发展阶段取得了满意的结局。

6、成年早期

亲密对孤独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爱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混乱的两性关系。

7、成年中期

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关心的美德;如果危机得不到成功的解决,就会形成自私自利。

如果一个人能很幸运地形成积极的同一性,过上富有成效的幸福生活,那么他就会力图把产生这些东西的环境条件传递给下一代。这可以通过与儿童(不必是自己的孩子)提高直接的交往,或者通过生产或创造能提高下一代生活水平的那些东西来实现。

8、成年后期

自我完整与绝望期的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成功地解决,就形成智慧的美德。如果危机得不到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失望和毫无意义感。

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评价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1、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2、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3、⑴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

4、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5、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6、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7、⑶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8、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9、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10、⑷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11、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

12、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

13、⑸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14、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15、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埃里克森,1963年)

16、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艾里克森(艾里克森认为童年良好的人格特征)

17、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18、⑹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19、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

20、⑺成年期(25~65岁):繁衍对停滞(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21、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他认为,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

22、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

23、⑻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整合对失望(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24、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车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25、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26、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阶段和第1阶段首尾相联,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

27、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的运动生涯

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Christian Eriksen),1992年2月14日出生于丹麦米泽尔法特。2008年,埃里克森加盟荷甲联赛的阿贾克斯足球俱乐部。

2010年,埃里克森被提拔进阿贾克斯一线队。在阿贾克斯效力期间,帮助球队夺得3次荷甲冠军、1次荷兰杯冠军以及1次荷兰超级杯冠军。2013年,埃里克森以1350万欧元的转会费加盟至英超联赛的托特纳姆热刺足球俱乐部。

2020年1月,埃里克森以2000万欧元的转会费加盟至意甲联赛的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2020-21赛季,埃里克森帮助国际米兰夺得意甲冠军。

国家队方面,2010年,埃里克森入选丹麦国家队,随队参加南非世界杯的比赛,埃里克森也以18岁零4个月的年龄成为该届世界杯中最年轻的参赛球员。

埃里克森心跳呼吸骤停后及时获救

2021年6月12日晚,欧洲杯丹麦对芬兰一战出现令人震惊的一幕。在比赛的第42分钟,队友发出边线球之后,丹麦队的中场球员埃里克森得球回传队友,之后,在没有身体接触的情况下突然倒在草地上。随后整个球场演绎了心跳呼吸骤停黄金4分钟急救演示,把埃里克森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这场抢救埃里克森的大战让所有人都明白了急救的程序和重要性。埃里克森倒地后,得球的同队队友德莱尼第一时间就向场边招手,率先示意裁判暂停比赛的,是丹麦的对手、芬兰队8号球员波赫扬帕洛,主裁判安东尼·泰勒这时也意识到了问题,仅用了5秒钟就让队医入场。

丹麦队队长克亚尔显然已经知道埃里克森可能是心跳呼吸暂停,马上根据急救知识掰开埃里克森的嘴,避免他咬伤自己的舌头。在队医到场之前,克亚尔还为埃里克森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在一系列符合科学和规范程序的急救之下,埃里克森得救了。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网友评论